10月28日,在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苹果园,果农正装箱刚采摘的苹果。 本报记者 吕若汐摄
本报记者 吕若汐
10月23日,霜降节气,内丘县侯家庄乡岗底村的苹果开始采摘,小山村迎来“甜蜜季”。
上午10时许,行走在岗底村主街龙岗道上,只见路边冀A、冀D、豫E等牌照的车辆停得满满当当。
“一到采收季,每天都有不少外地游客来体验采摘的乐趣,品尝农家美味。”岗底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说,岗底村是全国闻名的苹果种植专业村,“富岗”品牌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,岗底苹果成了抢手货。
岗底村苹果园里,鲜红圆润的苹果挂满枝头。游客们品尝、采摘,果农分拣、装箱,一派丰收景象。
“微信收款600元”“微信收款2000元”……在果农杨书海的苹果园里,微信收款到账提示音不时响起。记者循声望去,发现一棵苹果树上悬挂着微信收款二维码,游客正用手机扫码支付。
“你看,这苹果个头大、形状好,又脆又甜。”看见记者,杨书海顺手摘下一个苹果,请记者尝鲜。“上午来了十几个游客,下午还有预定要来的。我们果园的苹果80%是通过游客采摘卖出去的。”杨书海说。
来自河南安阳的游客张雷正在把一箱箱苹果搬上车。“我特别喜欢吃岗底苹果,每年都要买上10多箱给亲戚朋友分分。”张雷告诉记者,“上午和朋友来果园采摘,中午打算吃岗底村的特色大锅菜。”
沿着山路前行,记者来到“幺两帕”农场,这是果农杨增林的苹果园。送走一批游客后,杨增林终于腾出时间,打开微信计算当天的收入。“今天已经来了50多名游客,收入一万多元!周末来的游客还会更多。”杨增林笑着说。
2016年,杨增林在村里第一个注册家庭农场,取名“幺两帕”。“‘幺两帕’是‘128’的谐音。”杨增林解释,当年李保国教授根据当地的土壤、气候条件,为岗底苹果种植制定了128道标准化生产工序,确保了岗底苹果的优良品质。在岗底村,果农一直在严格按照这些标准种植苹果。
“质量有了保证,回头客也就越来越多了。我种了20多亩苹果树,一年下来能收入20多万元。”杨增林说,这些年,他靠着种苹果购置了一辆小货车,在村里买了楼房和商铺。
“看,订单又来了。”说话间,杨增林微信收款到账提示音再次响起,“这是北京的老客户,刚付了钱,让我给他寄过去。”